近期,一部备受瞩目的古装剧在腾讯视频平台掀起了观看热潮。然而,不少观众发现,即便是已经支付了VIP会员费用,他们仍然无法避免观看包括片头、片中以及片尾的广告。更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腾讯视频还推出了一种新的“SVIP超前观看”服务,使得VIP会员如果想要享受完整的观看体验,还需额外支付费用。这种“套娃式”的收费模式,引发了观众的广泛不满。
据观众李女士透露,她一直是腾讯视频的忠实VIP会员,原本以为购买VIP服务后,便能享受到无广告干扰、观看更多剧集等会员特权。但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即便是VIP会员,在观看某些热播剧时,依然需要忍受广告的干扰。
北京青年报记者观察到,截至报道发布时,该古装剧已更新至第17集。其中,第1集和第2集对所有观众免费开放,第3集仅限VIP会员观看,第4集至第6集提供限时免费观看,而从第7集到第16集则只有VIP会员可以观看。至于SVIP会员,则享有抢先观看最新一集的特权。
对于普通VIP会员来说,如果想要观看与SVIP会员相同的集数,他们需要进一步升级为SVIP。举例来说,一部拥有三四十集的电视剧,购买VIP服务(连续包月首月15元)加上SVIP服务(连续包月首月19元),首月至少需要花费34元;而一年的“双V”服务费用则高达400多元(VIP连续包年首年178元,SVIP连续包年首年288元)。
李女士还提到,VIP会员在观看剧集时,不仅无法观看SVIP专属剧集,而且依然需要忍受广告的干扰,尤其是剧中的大量植入广告,让人难以避免。
对于为何VIP会员仍需观看广告的问题,腾讯客服解释称,作为VIP会员,可以享受减少片头广告的特权,从而节省观影时间。但由于版权方的限制,部分影片仍然包含广告内容。
随着会员费用的增加,会员所享受到的权益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升,许多网友认为所谓的“SVIP”服务,不过是换汤不换药的“超前点映”。
“套娃式收费”的问题已经引起了消费者协会的关注。2019年底,上海律师林健向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指控腾讯视频的VIP服务存在虚假宣传,如“热剧看全集、热剧提前看、会员免广告”等宣传语,但实际上VIP会员依然面临无法看全集、无法提前看、广告无法跳过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商业欺诈。
经过审理,法院最终确认《腾讯超级影视VIP会员服务协议》中的某些条款无效,并判决腾讯公司赔偿林健经济损失和公证费用。尽管法院认定“套娃条款”无效,但并未认定腾讯视频在提供服务中存在欺诈行为。
2020年4月,浙江省消费者保护协会约谈了包括爱奇艺、腾讯视频在内的11家国内视频、音频网站,针对广告宣传、自动扣费等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浙江消保委指出,视频、音频网站应该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多项收费、多头收费等问题,确保会员服务的透明、公平和诚信。
2021年10月,浙江消协再次检查相关工作,发现虽然有所改进,但一些基本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如会员广告特权告知不充分,会员观看部分影视剧需要额外付费,以及观影存在时间限制等。此外,还发现了新问题,如用户成为会员后,平台依然推送广告,这些广告容易误点且难以退出。
浙江省消保委副主任兼秘书长崔砺金表示,将持续关注这类问题,并加强监管和监督,以维护消费者权益,改善消费体验。
目前,国内长视频平台主要有两种盈利模式:一种是以芒果TV为代表的,主要通过出售版权盈利;另一种则是以爱优腾(爱奇艺、优酷视频、腾讯视频)为代表的,主要依靠广告和会员制盈利。
早期的视频平台大多从免费网站起步,采用免费观看和广告盈利的模式,这适应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用户经济状况。随着版权时代的到来,广告费已无法覆盖版权费,因此产生了会员制,随后又发展出了VVIP、SVIP等更高级的会员服务。
由于爱优腾三家平台之间的竞争激烈,版权费用在过去十几年中不断上涨,但内容方面,爆款作品的质量或风格差异并不明显,导致用户在不同平台之间频繁切换,感觉体验了相似的服务,却付出了更多的金钱。
今年第一季度,腾讯视频凭借《繁花》等热门剧集的播出,付费会员数量同比增长8%,达到1.16亿;付费会员收入同比增长12%。然而,这种增长态势能否持续,以及能持续多久,仍是国内长视频平台需要面对的问题。
业内人士认为,平台的经营问题不应转嫁给消费者,而应更多地在提高内容质量等方面下功夫,而不是通过打擦边球或违规行为让消费者买单。长视频平台经历了长期的亏损,想要实现盈利是可以理解的,但在用户服务方面还需要更加用心。资源分散、“套娃式”收费、无处不在的广告以及多种使用功能限制等问题频繁出现,不仅会对视频平台自身造成不良影响,辜负用户信任,更有可能最终导致用户流失。
专家呼吁,行业不仅需要自律,还需要出台相应的统一规范,约束平台行为。资深产业经济分析师、钉科技创始人丁少将表示:“长视频平台需要规范发展,任何平台或交易模式,都应该结合自律和他律,以确保其稳健发展。”
统筹/余美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