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部聚焦于唐纳德·特朗普生平的传记电影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特别是特朗普本人对影片制作团队发出的诉讼威胁,更是将该片的讨论热度推向了高潮。
然而,对于总统传记电影,观众往往抱有过高的期待,这导致无论电影如何呈现,都难以完全满足人们的期待,尤其是在这位总统依然健在且意外(或意料之中)地再次赢得了选举的背景下。
《巅峰之路》
在这部电影中,塞巴斯蒂安·斯坦以其精湛的演技,成功地再现了特朗普的公众形象。考虑到他最为人熟知的角色是漫威电影中的“冬日战士”巴基·巴恩斯——一个被苏联洗脑并改造成武器的士兵,电影《巅峰之路》从选角上似乎就暗示了一种讽刺的基调。
《巅峰之路》与《美国队长》中的塞巴斯蒂安·斯坦
斯坦在电影的前半部分,成功塑造了一个70年代的年轻特朗普:一个雄心勃勃的新手企业家,刚刚踏入权力的殿堂,对成功充满渴望,同时又不失幽默感,展现出一种令人喜爱的喜剧色彩。
但随着角色逐渐转变为一个满口谎言、冷酷无情的人物时,斯坦的表现显得有些力不从心。除了标志性的撇嘴和傲慢的眼神外,观众很难窥见角色的内心世界,这不禁让人遐想,如果由艾尔·帕西诺或克里斯蒂安·贝尔来诠释这一角色,他们的表现会如何震撼人心。
毫无疑问,杰里米·斯特朗所饰演的律师罗伊·科恩是影片中的亮点。
科恩不仅是特朗普的法律顾问,更是他的人生导师,他帮助年轻的特朗普摆脱了来自政府的种种限制,并向他传授了三条生存法则:永远进攻、否认一切、永不认输。
罗伊·科恩
一个不择手段、毫无道德底线的人,却以爱国者自居。
当他身患艾滋病,站在星条旗形状的生日蛋糕前痛哭时,这一场景的矛盾和讽刺达到了影片的高潮。
伊朗裔导演阿里·阿巴西以其跨文化的视角和多面手的才华而闻名,《谢丽》和《边境》聚焦于北欧的神秘与恐怖元素,而他在戛纳电影节上备受赞誉的《圣蛛》则关注伊朗社会中受害女性的现状。
阿里·阿巴西
面对这样一个即便是美国导演也可能感到棘手的传记项目,阿巴西选择了“一个怪物是如何养成的”作为叙事线索,展现了特朗普的两位“父亲”(生父和科恩)向他灌输了怎样的有毒父权价值观:永远不要软弱,要强硬;为了成功可以不择手段。
影片中,特朗普成功在曼哈顿中心建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大厦,象征着男性权力的象征。同时,影片也描绘了两位父亲形象的崩溃:生父因长子自杀而精神崩溃,科恩则因艾滋病而生命垂危。
特朗普自我膨胀的最后两道防线也随之瓦解,他坚信只要继续这样下去,他就能成为这个国家乃至世界上最有权势的人。影片甚至不惜冒着被控告的风险,展示了特朗普整容植发的血腥场面,用直接的镜头强化了他光鲜外表下的虚伪。
尽管影片采用了配角对比、符号构建和刺激性画面来描绘特朗普,但并未能塑造出一个超越公众刻板印象的角色,也没有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一部失去了焦点的传记片,在某种程度上,是失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