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又迎来了一部新力作——《风暴之城》,刚刚在周五上映。
这部影片在北美的反响还算不错,IMDb上获得了7.1分的评分,烂番茄的新鲜度也达到了77%,评分6.8分。
我预计,如果豆瓣上出现评分,可能也会在6到7分之间。
《风暴之城》虽然不算顶尖,但也绝非平庸之作。然而,在内地市场,好莱坞电影的热度似乎有所下降,因此该片在内地的票房表现可能不会太理想——据猫眼预测,总票房可能不足2000万。
作为一部灾难片,本片的表现算是中规中矩,没有让人失望,但也谈不上惊艳。
紧张感和视觉震撼都是可以预见的,但在当今的大银幕上,已经很难找到那种能让观众在观影后感到如释重负的灾难片了。
影片中包含了灾难片应有的元素:身临其境的风暴体验,对龙卷风破坏力的展示,以及人物的牺牲与死亡。
然而,导演似乎过于追求全面,为男女主角安排了一段完整的感情线。
坦白说,观众可能并不那么关心他们的爱情故事。
影片中对龙卷风的多次描绘,虽然展现了主角作为气象观察者的职业特点,但反复的风暴场景也让人感到有些疲惫。
将近两小时的电影,到了最后,甚至有些乏味。
不过,影片中还是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亮点。
这些亮点并非来自灾难片的传统元素,而是一些与电影艺术相关的额外内容。
我相信,对于电影爱好者和业内人士来说,这些内容会引起共鸣。
影片的高潮部分,描述了一场巨大的龙卷风即将袭击一个小镇,而男女主角带领居民躲避风暴。
从专业角度来看,躲避龙卷风的最佳方式是躲进地下室或空旷且远离窗户的空间。
但小镇上并没有地下室,于是他们选择了……
电影院。
这个选择既合理又巧妙,因为电影院空间大,没有窗户,能够容纳更多人。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看电影可能真的能救命,这种自我调侃的暗喻非常有趣。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简单。
因为这座电影院相当陈旧,龙卷风的威力又过于强大,它并不能真正保护居民,只能暂时延缓灾难的到来。
在龙卷风的袭击下,电影院很快出现了裂缝,给人一种风雨飘摇的感觉。
这无疑是影片中的一个高潮,电影院在市场环境下的脆弱,尤其是面对流媒体和短视频等新兴娱乐形式的冲击,这种隐喻非常明显。
我相信,电影院的从业者和电影人会对这场戏有深刻的感触。
导演在之前的访谈中确实提到了这场戏的深层含义,他想表达的是电影院观影体验的独特性,这是其他媒介无法替代的。
影片最后,电影院的大银幕被卷走,居民们透过这个空洞直接面对逼近的龙卷风。
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无疑是导演对电影艺术的一种自我营销,非常有趣。
此外,当时电影院放映的是1931年版的《科学怪人》,导演表示这是对人类试图控制自然却可能遭受报复的隐喻。
他还将龙卷风塑造成具有个性的怪物,这不仅是对《科学怪人》的致敬,也为影片增添了更多层次。
虽然这些内容与电影本身无关,但我相信还是会有观众对此感兴趣。
男主角格伦·鲍威尔虽然不是我的菜,但他近年来的作品颇多,也算是好莱坞的新星。
他的定位很有趣,是那种传统的帅气形象,带有牛仔风格,这也许是美国审美的一种回归。
尤其是他戴着牛仔帽的笑容,非常具有标志性。
影片还有一个独特之处,那就是它其实是一部以女性为主角的电影。
在最后,是女主角黛西·埃德加-琼斯扮演的角色,而不是格伦·鲍威尔,成为了那个一心赴死也要拯救大家的英雄。
这与以往好莱坞电影中常见的男性孤胆英雄形象不同,这次是女性角色等待被拯救,这反映了好莱坞在性别角色上的一些积极变化。
这部影片虽然在某些方面略显平庸,但它在探索电影艺术和性别角色上所做的尝试,还是值得一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