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台词,让我追起了这部剧——
女儿收回了欠款,满心欢喜地向母亲炫耀:
“妈妈,虽然我总是笨手笨脚,但我也有我的价值,对吧?”
然而,母亲却反问:
“价值是什么?难道你的存在就是为了别人服务?”
母亲指向窗外的草原,继续说:
“看那些草和树,它们被使用时,人们就说它们有价值。但如果没有被使用,它们依然在草原上自由生长,这难道不也是一种美好吗?”
是的,生活并不需要我们一定要“有价值”。
豆瓣评分高达8.7,央视收视率冠军,爱奇艺热度榜首。
你还没看这部8集的年度口碑佳作——
《我的阿勒泰》
《我的阿勒泰》改编自李娟的同名散文集,是影视作品中难得的改编形式。
散文以优美的文字和意境著称,通常缺乏故事线和戏剧冲突。
幸运的是,制作团队成功地将文字转化为视觉艺术,生动地展现了阿勒泰的风土人情。
我一边追剧,一边感叹其美丽,一边打开手机搜索机票。
首先是景色之美。
在广阔的天地之间,雪山、草原、骏马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视觉盛宴之中。
每一镜头都美得让人想要保存下来,4K的画质更是让人期待今年的旅行目的地。
再来是人物之美。
在壮阔的自然风光下,镜头缓缓移动,展现了深爱这片土地的哈萨克人民。
少年靠在树上,用树枝轻轻拨动水面,展现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我的阿勒泰》的故事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剧情。
阿勒泰长大的汉族女孩李文秀,文学梦想破灭后,回到了家乡,与母亲张凤侠和奶奶一起生活,结识了哈萨克的少男少女,重新发现了阿勒泰的美丽。
李文秀发现了小卖部的账本,主动提出帮母亲讨债。
但事实上,村民们并非不愿还债,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还债方式。
哈萨克人虽然看似远离现代文明,但他们拥有自己的心灵约束,依赖着人与人之间最朴素的信任和真诚。
例如,他们饲养的牛羊只供家人、朋友和客人享用,不用于商品交易。
客人来买羊,如果一天内谈不拢,晚上羊就可能成为晚餐。
友情和爱情都是淡淡的,充满了哈萨克式的写意。
然而,看似乌托邦的阿勒泰也有其不完美的一面。
比如游牧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突。
苏力坦坐火车时被查出携带金属物品,那是他随身携带的小刀。
但根据规定,刀具不能带上火车。
最终,苏力坦选择带着小刀骑马离开火车站。
还有理想主义与父辈传统的斗争。
牧民少年巴太,天性自由,热爱马匹。
村主任也提醒他:“我们可能是世界上最后的纯正游牧民族了。”
婚姻也不是他自己能决定的,父亲要求他按照传统娶守寡的嫂子,抚养哥哥的孩子。
这种深深根植于几代人文化中的矛盾和冲突,并不是简单的几句话就能解决的。
作为家族的外来者,李文秀站出来反驳苏力坦,指出世界万物本就是不断变化的。
结果,她被抛弃,原本答应带她去夏牧场的计划也泡汤了。
正如主创分享的那样,在新疆拍摄期间,既有令人惊叹的自然美景,也有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
虽然残酷,但却真实。
《我的阿勒泰》是由女性团队主导的,导演、编剧、原著作者都是女性。
从李文秀扶正的伍尔夫画像,到对女性角色的塑造,都在讲述着女性视角下的女性处境。
张凤侠,一个从江苏远嫁到新疆的女人。
她的名字背后是她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充满了生命力。
有时她会边嗑瓜子边看笑话,最后发现笑话竟是自己家的。
有时她会用石头堆成电视机,教奶奶如何换台。
她对待感情既有对旧人的不舍,也有追求新感情的勇气。
当然,遇到渣男时,恋爱脑上头也是难免的……
哈萨克族少妇托肯,在丧偶式婚姻中活得小心翼翼。
丈夫长期酗酒,她一人承担家务和育儿。
丈夫醉酒摔下马背冻死在路边后,她独自承担起抚养两个孩子和巨额酒债的重任。
一个用来洗衣服的搓衣板,无论怎么求,都没人能帮她带回来。
当被问及是否有喜欢的人时,她羞耻又急切地解释,仿佛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面对传统文化的束缚和众人的不接纳,她毅然带着孩子改嫁,追求自己的幸福。
虽然这部剧有很多优点,但它并不完美。
男主角有些蹩脚的口音有时会让人出戏,女主角的人物成长线也不够丰满。
尤其是人物设定上的矛盾。
作为一个在新疆长大的疆二代,女主角被动物骨头吓得魂飞魄散,这似乎不太符合她的身份。
但作为一个普通打工人,《我的阿勒泰》对我来说已经足够治愈。
在这个强调优绩主义、充满无意义感的时代,它提供了一个可以做梦的平行世界,让我在虚拟的旷野中自由奔跑。
它提醒我们,大自然、动物和人类最原始的模样是多么美丽。
即使不能立刻去新疆,找个时间在公园里坐坐20分钟也是很好的。
最重要的是,去爱、去生活、去受伤。
然后继续以闪亮的姿态,度过我们坎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