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备受期待的网络剧《滤镜》正式上线,然而该剧的开播并未带来预期的喜悦,反而引发了编剧维权风波。编剧巫念顾通过社交媒体公开表达了自己对出品方星莲影视的不满,声称其署名权受到了侵犯。随后,星莲影视迅速回应,声明称巫念顾离职时未达到署名要求,并保留对其言论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巫念顾在声明中详细回顾了自己自2019年7月加入星莲影视以来的经历。她提到,在著名作家桐华的带领下,与罗小葶等其他成员共同参与了《滤镜》项目的创作。从全剧的故事大纲到人物设定,再到前十二集的剧本撰写,巫念顾投入了大量心血。她特别指出,自己的工作不仅限于最初的策划阶段,还包括独立完成部分剧集的分场和对话脚本。此外,她在项目中扮演的角色逐渐从助理升至签约编剧,并在2021年签订了独家经纪合同以及委托创作合同。然而,当她于2022年9月离开公司后,《滤镜》预告片发布时,她的名字并未出现在创作者名单中。巫念顾认为,这不仅是对她个人贡献的忽视,也是对行业规范的一种挑战。
针对上述指控,星莲影视发表了一份详尽的说明。他们确认巫念顾确实曾是《滤镜》编剧团队的一员,但强调她在项目中的贡献不足以获得署名资格。公司进一步解释说,巫念顾是在项目启动数月之后才以编剧身份加入,并且在她提出离职之前,已经完成了相应的稿酬支付。至于巫念顾所称的误导性陈述,星莲影视表示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值得注意的是,巫念顾近期的作品《闪婚总裁》在网络上获得了高度关注,许多业内人士也纷纷站出来声援她的维权行动。与此同时,星莲影视凭借《长相思》等作品迅速崛起,成为影视圈的新贵。《滤镜》作为该公司的重要项目之一,由檀健次、李兰迪主演,一经播出便取得了良好的收视成绩。
近年来,关于编剧署名权的争议屡见不鲜。去年,编剧王雨铭就因网剧《隐秘的角落》的署名问题胜诉,这一事件再次引发了公众对于编剧地位的关注。在中国,尽管编剧被誉为“一剧之本”,但在实际操作中,他们的权益往往得不到充分保障。为此,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呼吁,应加强立法保护编剧的署名权,同时鼓励影视公司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确保每一位创作者的努力都能得到应有的认可。
随着社会各界对版权意识的提升,如何平衡创作者与制作方之间的利益关系,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建立起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才能真正实现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