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这个审美与电影思维愈发趋于简单的时代,总是走在前沿的大卫·柯南伯格,面临着主流影迷带来的挑战,其在豆瓣上的低分现象也就不难理解了。倘若这个时代那些堪称伟大的导演都能轻松从豆瓣斩获高分,那才真是令人匪夷所思的事。

柯南伯格始终牢牢把控着技术发展对人类迷恋真实以及不断求索过程中的那种不可控性。即便往昔那些极具超现实色彩、象征着情色与才华的惊艳影像,如今已逐渐弱化为单纯的对话和陈述形式,但他对于技术与人性的想象及探索,依旧远远超越了当下这个时代所设定的艺术边界。常常会让人思索,他究竟还能创造出怎样新奇独特的艺术表达?然而,他的思维触角总能延伸至我们难以企及之处。
毫无疑问,大卫·柯南伯格依旧是跨越上个世纪与本世纪的电影艺术领域中最为杰出的深度创作者之一。他的这部作品更适合引导观众去深入思考,而非简单地加以评判。因为他早已不再执着于追求那种可以用具体数值来衡量的艺术形式,而是让艺术退居次位,使技术连同潜意识一同渗透进现实世界之中。
从演员表现来看,男主角的发挥可圈可点。不过,两位核心女演员似乎欠缺了某种关键特质——无论是强势、进攻性的气场,还是掌控全局的力量,亦或是其他难以言喻的元素。当然,这与电影整体风格的转变密切相关。随着影像元素的削弱以及导演思想的进一步强化,每个角色都仿佛置身于一种毫无影像烘托和配乐加持的冰冷境地,仅靠摄影机纯粹地记录着一切。
就影像层面而言,可得75分。整体上,影像在影片中的参与度颇低,但最后一幕堪称例外。那宛如大卫·柯南伯格专为未来影迷精心准备的一份厚礼,或许在技术更为先进的未来,能够点燃那些被技术深度渗透的影迷们潜藏在心底深处的激情之火。技术的发展犹如一股不可逆转的洪流,它在欺骗、削弱我们的同时,也必然压抑着某些更为深层的东西。若能从中捕捉到一丝线索,便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领会这部电影对我们产生的渗透与吞噬效应。
导演方面,当属95分。伟大的导演在不同阶段其实并不鲜见,但像大卫·柯南伯格这样能够在所有创作周期中始终保持伟大水准,且未曾陷入创作衰退期的,着实令人惊叹不已。他显然无意迎合平庸的影迷群体,而是执意要将我们带入一个更为遥远、深邃的艺术世界。
剧本同样获得95分的高分。表演则可得85分。就个人看法而言,或许会考虑更换女主角的人选。并非质疑她的演技不佳,只是她未能很好地融入大卫·柯南伯格独特的电影艺术风格。当影像居于导演的创作理念之后时,演员便难以从他以往的作品中汲取表演灵感。这个角色需要一位更具深度的演员来诠释赋予其生命。甚至觉得在该作品中,女性角色本应比男性更加出彩夺目。可惜的是,台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演员的理解与发挥空间,使她仅仅停留在台词的表面,未能真正展现出应有的控制力。我认为并非要求这个角色的表演变得更加外放张扬,而是需要在内在收敛的基础上,通过特殊的形体表演方式来调整身体和面部所呈现的表演语言,避免过于单调乏味。尽管女主角也在努力尝试去理解这种微妙之处。
创新维度上,可打90分。综合来看,这部作品得分为88分,内容系数为0.9,影史评分则为79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