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那部影片后,我下意识地就去搜了豆瓣上的评论和讨论。果不其然,很多人表示没看懂,还纷纷质疑这部电影为何能获得高分。有时候,还真有点羡慕那些看不懂的人,就像羡慕在长安城墙上,人们随口说出的那些充满韵味的话语一样,那种懵懂与纯粹,仿佛带着别样的美感。
“此刻无比快乐,往后的日子定会更加快乐。”
“18岁的你,简直是帅到没边。”
“不妨买点贵州茅台,存着说不定有惊喜。”
“也买点黄金,总归是个稳当的投资。”
……
这部电影里,似乎藏着对过去的深深怀念,又流露出对当下生活的满足,更怀揣着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从观影感受来说,它确实值得给到5分的高分,可出于某种私心,我又想只给它4分。
毕竟,电影的分数排名越高,关注它的人就越多,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各样难以理解的评论。
“我是不是哪里缺失了呀?怎么就看不懂这部高分电影呢?”
“要是男主最后真的是自杀了,那我可太瞧不起他了,这也太让人无法理解了。”
“这种电影简直就是莫名其妙”
……
说来也巧,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刚好身处土耳其,那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地方——安塔利亚。
踏上熟悉的出海游船,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地中海,阳光刺得人眼睛生疼,却又让人忍不住想要多沐浴几分。随处可见晒太阳的白人,他们或是慵懒地躺着,或是尽情享受着海风的吹拂,那份惬意仿佛能穿透屏幕,感染到每一个观众。
漫步在小镇的街道上,走进一家家餐厅,餐前摆放的面包散发着诱人的麦香。街边的地毯色彩斑斓,仿佛诉说着当地独特的文化。还有那一杯杯红茶,袅袅升腾的热气,带着淡淡的茶香,让人的心情也随之舒缓下来。
沿着层层叠叠的石板台阶缓缓而下,四周是郁郁葱葱的山野,那浓郁的绿色仿佛能洗净心灵的尘埃。而当夕阳西下,日落的余晖将整个天空染成橙红色,美得让人窒息。
再配上那恰到好处的音乐,熟悉的情绪在心底蔓延开来。
或许,蓝色本就带着一种致郁的特质吧。可奇妙的是,“笑”竟然和“治愈”同音。这致郁与治愈之间,仿佛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平衡,就像这部电影,有人看不懂,有人却从中感受到了别样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