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是冲着易小星、邓家佳的名气,还有“直播带货”这个热门话题,才去看这部电影的。
看完之后,内心五味杂陈,实在难以给出一个确切的评价,索性就来简单聊聊观感。
先说说好的方面吧。虽说我一直对3号厅颇为信赖,但这次我觉得这部电影并没有他们说得那么不堪。至少从喜剧的角度来看,它还是有不少亮点的,让我忍不住笑出了声,哪怕是一些谐音梗,也能巧妙地营造出笑点。
易小星在喜剧创作上确实很有一套。他选题巧妙,紧紧抓住了当下的热点话题,而且选角也十分精准,邀请的演员观众缘都很不错。就拿王耀庆来说,他一出场,那种熟悉的角色类型就自带笑点,让人忍俊不禁。电影在剧作思路上也沿用了不少常规设计,像阴差阳错的情节、假戏真做的发展,以及各种误解和打脸的桥段等等,这些都为影片增添了不少喜剧色彩。不得不说,易小星在搞喜剧这块,专业素养还是相当高的。
然而,这部电影也并非十全十美。其中一些笑点确实存在不太高级或者擦边的问题,这一点就连我这种对此类内容不太敏感的人都能明显感觉到。比如说,邓家佳第一次留宿常远家后的那小段性暗示梗,以及后续远程监控读唇语时,把正常的交谈误读成调情的情节,都让我感到了一丝尴尬。
但这些问题还不算电影的最大症结所在。在我看来,这部电影最大的问题就是割裂感太强了。观影过程中,我时常觉得自己仿佛在同时观看三部以上的电影。当影片讲述网红制造的内容时,感觉像是在看《爆款好人》;结尾那段唱跳rap出现时,又好似《年会不能停》;而中间某段情绪推到极致的戏,简直和《孤注一掷》有相似之处,甚至有一段对比蒙太奇,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比一复刻过来的。
我倒不是说这部电影存在模仿的问题,而是它整体给人一种拼盘的感觉,什么都想涉及一点,却什么都没有讲得深入人心。而且由于元素过多过杂,明明只有两个小时的电影时长,却让人感觉格外冗长。对于一部喜剧片来说,能让观众产生“拍得太长了”的感觉,这无疑是个大问题。易小星似乎还没有找准电影的节奏,感觉他还是在用拍网剧的方式来创作电影,甚至让人觉得这部电影要是拆成三四个小短片,可能效果会更好。
不过,话说回来,易小星也并非一无是处。我觉得他真正的天赋,在于那种出其不意、冷不丁的反讽。就比如这部电影里,我最喜欢的情节,是关于邓家佳助理的男朋友那个角色(这个角色的关系稍微有点绕)。从他刚出现的时候,我就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他虽然是主角团的助攻,但那种怯懦的样子实在不太讨人喜欢。然而,直到结尾的那个镜头出现,我着实被震撼到了,毫不夸张地说,我当时在座位上忍不住爆了句粗口。更关键的是,这个情节取材于现实,被不规范直播行业迫害致死的女友,死后依旧被男友贴在直播间,以缅怀和悼念的名义,继续承接着一波又一波的流量。女友仿佛在天堂,而这样的现实却让人深感无奈和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