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电影 影评 我推荐所有有Netflix账号的朋友去看这部剧——《混沌少年时》的剧评

我推荐所有有Netflix账号的朋友去看这部剧——《混沌少年时》的剧评

Yorkshire,这片位于英国北部的土地,无论是在艺术描绘还是现实写照中,都毫不夸张地展现出了其独特的戏剧张力。从北端的Middlesbrough,到中部的Leeds与York,再向南至Sheffield、Doncaster,直至边界延伸至曼彻斯特和利物浦,这一带堪称是狠人汇聚之地。若要用几个词来形容这横亘北英格兰的“狠人谷”,或许可以列举出:衰败的后工业城镇风貌;摇滚乐的发源地(北极猴乐队便源自谢菲尔德);全英犯罪率居高不下的城市之一(Middlesbrough);拥有全英最难听口音的榜单前列位置;作为人在英国的第二故乡(Bradford的巴裔人口占比超过30%,位居全英之首);以及那恶劣多变的天气(北约克荒原便是明证)。而当我们将目光转向Amanda的娘家Liverpool时,会发现两地竟是半斤八两,难分伯仲。至于曼彻斯特,除了张曼乐的回忆,还有那部以Gallagher一家为主角的《Shameless》(值得一提的是,英版才是原创,而这家就住在曼城的Stretford)。

我推荐所有有Netflix账号的朋友去看这部剧——《混沌少年时》的剧评插图

相较于其他探讨暴力主题的,《Adolescence》的成功之处,首先在于其独特的叙事结构。它并未一开始就明确揭示misogony、manosphere、incel等核心主题,而是通过层层细节铺垫,逐步引领观众走向高潮,随后再深入挖掘父权、toxic masculinity等背后的深意。剧集以警察抓捕一名青少年作为开篇,瞬间吸引了观众的目光。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剧中角色Jamie不断否认自己的犯罪事实,即便在监控录像面前崩溃大哭,也依然拒不认罪。究竟Jamie是否真的捅杀了Katie?这一问题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悬念。即便是亲眼目睹了他挥舞手臂攻击Katie的画面,人们仍难以轻易定罪。一个13岁的孩子,为何会犯下杀人之罪?随着剧情的推进,细节不断涌现,从Adam的话语中,从Jade对Ryan的暴力行为里,从Adam和Bascombe父子间的微妙氛围中,逐渐揭开了manosphere、misogny和incel现象的成因。第二集以一种干净利落的方式结束,没有迂回曲折,没有刻意营造的戏剧性,只是简单地通过警察办案揭露真相,完成了对犯罪原因的初步探索。

进入第三集,我认为其水准足以媲美佳作。剧中对话精炼至极,心理咨询师的专业与坦诚相得益彰。从提问方式、用词选择、语气语调,再到口音特点,无不精心雕琢,以营造出男女之间权力不平衡的客观环境。这种环境让Jamie心生畏惧,勾起他对过去那些“高不可攀”同龄女生的回忆,进而导致他的男性自尊走向偏激,激发起以暴力和toxic masculinity为主的自我防御机制。这种防御体现在他的肢体语言上(如总是松垮地坐在椅子上,双手不放在桌面而是耷拉在腿上),轻浮的言语表达(大量使用方言和不礼貌词汇“cock and balls”),以及面部表情上始终眉头紧皱、眼神闪躲(透露出不安全感、恐惧和防御心理)。

在采访中,Jamie对父亲的话题极为抵触,并下意识地维护父亲的形象。直到看完第四集,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他的父亲正是toxic masculinity的化身。他通过制造“爱人”与“”之间的不平衡,摧毁了家人的安全感。上一秒还亲热无比,下一秒便通过大幅度的肢体动作或高声呼喊,以看似保护家人的名义,实则传递着恫吓与威胁。这种情绪变化无常、表里不一的表达方式,让家人感到被逼迫,看似关心的话语背后,实则隐藏着“不听我的就打你”的潜在威胁。

第三集中,咨询师的情绪变化让我深感共鸣。即便是年仅13岁的少年,当他们开始用肢体表达愤怒、砸椅子、摔杯子、骂人、怒吼时,也会在女性心中激起一种原始的对暴力的恐惧。特别是那种爆发式的愤怒,更会在人猝不及防、手无缚鸡之力的时刻带来生命安全的威胁感。Jamie继承了父亲的易怒脾气,情绪波动如同过山车般剧烈(他曾两次还是三次暴怒,最后却苦苦哀求被爱),同时又在学校环境中被边缘化为incel,对性、女性、男性的基本认知发生了极度扭曲,始终陷入一种“她要么完全听我的话,要么就是完全的bitchy”的二分法困境中。

第三集最为出色的地方,在于它采用了一镜到底、无剪辑的手法,完整地呈现了一场心理咨询的跌宕起伏。人物的言语神态以一条线的方式串联起来,滴水不漏、自然真实。而在这种线性叙事之间,Jamie接二连三的暴怒与随后的平息,以一种螺旋式的方式层层叠加,使咨询师的恐惧感逐渐累积。因此,当Jamie离开后,她终于忍不住痛哭流涕。尽管整部戏都采用了这种无剪辑、单集单一场景完整叙事的方式展开,但第三集却尤为突出。它将空间局限在咨询室、监控室、咖啡机这几个简单而有限的场景中,全程只有脸部特写和对话,极大地放大了沉浸式情绪体验。这就好比写实派一笔一划反复涂抹,最终呈现出的作品让人叹为观止。作为女性观众,我自认为情绪敏感度较高,这样的拍摄方式给了我前所未有的视觉与情感冲击。

说完叙事结构和拍摄手法,不得不提的是这部剧的另一个优点:它并未简单地将misogony和toxic masculinity归咎于男性个体的错误。相反,它提供了多种视角,让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和种族的人都参与到这场罗生门式的叙述中。虽然被关进监狱的只有Jamie一人,但凶手似乎无处不在。Manosphere、misogny、incel……这些现象绝非简单的原因所致,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议题。其中包含了经济发展下行导致的家庭生活困窘、社交媒体的泛滥与误用、当地文化对性和男女性角色的落后认知等多个方面。因此,相比于直接解答问题或进行宣传,这部剧更像是以沉重的真实笔触,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惨痛的故事,给予我们广阔的讨论空间,促使我们反省自身。英国媒体计划利用这部剧在学校宣传性教育和针对妇女儿童的暴力问题,而这部剧也恰好涵盖了公权力(警察)、家庭、青少年自身、社会帮扶公益组织(律师和咨询师)等多个领域,使得每个观众都能在观看过程中找到反思自我的参照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大象电影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ovie.qiqiwhy.com/ping/41427.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