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浴火之路》中,刘烨饰演赵子山
张虞茗
英国电影导演安东尼·明格拉曾言:“电影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社会现象的一部分。”近年来,“复仇”题材的影片深受观众喜爱,这些作品往往基于真实事件,并融合了法律与道德的双重冲突,以其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曲折的情节发展以及深刻的现实意义,吸引了广泛的关注。国庆档期,一部名为《浴火之路》的电影火热上映,它聚焦于打击拐卖儿童的主题,讲述了三位失去孩子的父母走上艰难寻子与复仇之路的故事。在此之前,7月份上映的电影《默杀》则以校园霸凌为背景,同样展现了一段充满复仇气息的悬疑剧情。
电影作为艺术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常常映射出现实世界的阴暗角落。从《默杀》到《浴火之路》,这些复仇主题的作品通过一种报应主义的情感满足了公众对于“因果报应”的基本需求。然而,这种影视作品中体现出来的报应主义是否契合现代社会的法制理念?情感上的共鸣是否有助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对上述两部影片的人物设定与情节发展的分析,探讨“复仇爽剧”所承载的价值观与其法律理念之间的张力。
在营造紧张氛围与情节设计方面,复仇爽剧追求着观众情感的共鸣。通过精巧的情节编排与视觉呈现,使观众能够与复仇的主人公产生共鸣,从而赋予这些反映社会议题的作品以吸引力。例如,在《默杀》中,一起校园霸凌事件引发了连锁反应——一位高薪工作的母亲为了患有言语障碍的女儿进入学校工作,却目击了女儿遭受欺凌。随后,四个欺凌者相继被一位穿着黑雨衣、手持带血匕首的神秘人残忍杀害。影片运用了多线索交错的叙事手法,将新旧两起校园霸凌事件联系起来,增强了故事的视觉震撼力,促使观众迅速代入受害者的处境。
而在《浴火之路》中,三位主角的背景故事随着剧情逐渐展开。除了开篇即揭示孩子被拐的崔大路外,李红樱和赵子山各自背负的秘密也在寻找孩子的过程中被逐一揭露。影片通过紧张的动作场景和跌宕起伏的情节发展,令观众为角色们的命运揪心,同时在真相大白之际为之动容。
两部影片都采用了非线性的叙事方式,将过去与现在、表象与真相交织在一起,逐步揭示真相,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同时,通过细腻的表演和强烈的情感表达,使观众能够深刻体会到受害者家庭所承受的痛苦与愤怒,从而唤起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然而,如果这种共情没有正确的引导,可能会引发对法律权威的质疑。
影片中的受害者形象及其遭遇,以及法律角色的边缘化,都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报应主义的观点。《默杀》与《浴火之路》均通过丰富的镜头语言强调了受害者的脆弱与无助,传达出一种近乎殉道者的复仇信念。在《默杀》中,受害者的父亲在复仇之后选择了自杀,而《浴火之路》中的几位主角则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了复仇。然而,在这些故事中,法律的角色往往被弱化或忽略,导致观众可能误以为私力救济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尽管这些影片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社会问题的关注,但它们也模糊了法律的边界,暗示了一种与现代法治相悖的价值观。因此,影视作品在追求观众情感共鸣的同时,也应当承担起引导公众正确理解法律和社会责任的使命。
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