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诚自编自导的力作《解密》已经在8月3日与观众见面。
此片不仅展示了陈思诚的大胆创新,更凭借其10个精心构建的梦境赢得了观众的赞誉。采用最前沿的拍摄技术和高端设备,《解密》成功地融合了主旋律、密码破解与商业元素,开辟了主旋律电影的新方向。
尽管如此,影片上映后也引发了一些争议与批评,豆瓣评分停留在6.9分,低于预期。部分观众认为影片存在抄袭诺兰作品《奥本海默》和《盗梦空间》的嫌疑;还有一些人因个人对陈思诚的不满,而对电影本身给予了负面评价。
实际上,这些质疑并无根据。早在《奥本海默》公映之前,《解密》就已经开始了创作过程,并且它改编自麦家的同名小说。将个人偏见投射于电影显然缺乏理性。但即便面临非议,《解密》也收获了来自业内的积极反馈和支持。
演员张译观影后表示:“《解密》为我们带来了电影市场的又一股强心针,恭喜并加油。值得一提的是昊然的表现,堪称史诗级!”
原著作者麦家的评价更是让人印象深刻:“《解密》运用了先进的电影工业技术来展现梦境与破译的艺术,为中国电影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与前景。”
如今,电影首映礼邀请业内同仁观看已成常态,无论影片质量如何,通常都会获得一些正面评价。然而从张译与麦家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他们对电影的认可是发自内心的。若非真正欣赏,张译可能只会提到刘昊然的进步与突破;麦家也不会说电影将为中国电影带来新的未来。
那么,《解密》究竟有何魅力能够赢得如此高的评价呢?现在我们可以深入探讨一番。
首先,《解密》的创作过程极其艰难,几乎让人心生退意。麦家透露,《解密》是他的早期作品,曾经遭到十多次退稿。改编成电影的过程中,破译与梦境两大核心元素的呈现极为复杂,许多导演都曾尝试接手但未能成功,这足以说明改编的难度。
将文字转化为影像是一项挑战,而《解密》原作更偏向文艺纪录片的风格,要在商业上取得成功更加不易。然而,《解密》成功地将守护国家与家庭的主旋律内核包装成了吸引观众的商业大片,点映三天票房即突破2000万,证明了市场对其的高度认可。
其次,《解密》实现了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完美平衡。
电影本身如同造梦,而其中的梦境则是梦中之梦。《解密》模糊了现实与梦境之间的界限,整个故事流畅自然,长达150分钟却引人入胜。
影像质量达到了极高水准。电影的画面清晰通透,特写镜头细腻捕捉了演员的表情变化和情感传递。为了达到这一效果,陈思诚不惜重金聘请了摄影指导曹郁,并使用了多台ARRI Alexa 65摄影机——这款IMAX认证的数字摄影机具有与65毫米胶片媲美的分辨率。每台摄影机及其配套设备和技术人员的日租金高达数万元,这使得《解密》的摄影成本堪比好莱坞顶级制作。
为了营造奇幻的梦境场景,剧组在场景设计上下足功夫,例如那片短暂出现的红色沙滩,从染色到固色再到制造波浪,使用巨型灯光模拟太阳光,整个过程耗时三个月。此外,巨型象棋灯柱、摩天轮和迷宫等场景的设计与搭建同样耗费巨大心血。
最后,《解密》在核心元素的呈现、人物关系的构建以及节奏的把握方面都表现出色。
除了梦境外,破译元素也被巧妙地融入剧情之中,增加了悬念和趣味性。通过刘昊然与约翰·库萨克之间亦师亦敌的关系,影片进一步增强了戏剧张力,将观众带入了一场智力对决的紧张氛围中。
同时,《解密》还汇聚了一流的演员阵容,刘昊然的形象和演技有了显著提升,他与陈道明之间的对手戏尤其精彩。《解密》值得更高的评价,麦家和张译的高度赞赏也就不足为奇了。